2025年8月30日,第三届国家肉类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年会暨第十六届中国肉类加工产业科技发展大会在广州隆重开幕。本届大会由我校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国家肉类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主办,由德众味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我校明胜m88官网承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协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食品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400余人,共襄盛会。

农业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官)、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先生,我校校长廖明教授受邀参加会议并致辞。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主任刘涛先生,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总畜牧兽医师陈楚楷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副所长王海峰先生、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张宇昊先生,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玉娟研究员,研究生部部长白卫东教授,科学技术部部长王琴教授等受邀参会,明胜m88官网领导班子及青年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大会开幕式由我校徐玉娟副校长主持。

学校校长廖明教授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学校建校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在食品科学工程领域上的深厚积淀,更表达了学校服务广东肉类加工产业发展、培养专业人才的责任担当。他表示,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能以本次大会为契机,深入交流研讨,共同探讨产业与地方发展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大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实现肉类加工技术关键瓶颈的突破,有效推动国家食品肉类加工行业绿色发展,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到学校交流,磋商更多合作良机。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先生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他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在服务“三农”和国家发展战略,聚焦畜禽全产业技术发展,推动产学研发展等方面的突出贡献。他明确指出,肉类加工产业是“保供给,惠民生”的基础性产业,是衔接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关键纽带,对吸纳农村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具有重要意义。他希望各参会企业能始终倡导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智能制造技术,构建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共同助推我国肉类加工产业实现现代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助力农业强国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
农业农村部原国家首席兽医师(官)、中国乡村发展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金祥先生在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肉类加工是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环节,关乎国家食物安全与民生保障,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他强调,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是突破产业发展瓶颈的核心动力,需要加快AI识别、智能加工装备等前沿技术与肉类加工产业的深入融合,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他希望各企业能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科研支撑”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一批产业龙头,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持续推动我国肉类加工产业向高质量、标准化、品牌化迈进,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行业力量。
在本次大会,我校和国家肉类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广东省红智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简州空港农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皇上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天农食品有限公司等多个单位围绕产业链协同、区域特色产业、冷链物流、副产物利用等多个领域促成了8个重点合作项目的签约,合作紧密围绕产业技术等核心环节,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肉类加工产业技术落地、地域特色资源赋能及产业链协同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上,我校校长廖明教授、科学技术部部长王琴教授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先生,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副局长、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办公室主任刘涛先生,共同为“国家肉类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广东分委会”揭牌,标志着一个立足广东、辐射全国的行业创新平台正式创建,平台将聚焦肉类加工产业关键技术,搭建科研成果与产业应用对接通道,持续推动各地区的产业资源共享和区域间产业的优势互补,助力国家肉类加工产业创新发展。

在主旨报告环节,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徐玉娟研究员受邀作题为《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上午其它专家报告还包括《鸡肉蛋白深加工与解酒护肝肽的开发和应用》《畜产品副产物高值化的关键技术》以及《简州大耳羊全链科创产业园》。

大会同时设立了两个学术报告分会场,一个知识产权会场,35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围绕肉类加工技术、创新工艺和智能设备、肉类加工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多个方面作专题报告。我校明胜m88官网院长曾晓房教授在平行会场致辞并作题为《特色家禽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与思考》的报告。与会专家展开了密切探讨与交流,共同助力国家肉类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